這幾天總有寶媽問寶寶能不能喝水?
在《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里面關于喝水是這樣寫的:“半歲內,吃母乳或配方奶的嬰兒通常無需補充水和果汁?!笨赡苓@段話很多爸爸媽媽都不贊同,孩子不喝水難道不上火么?秋天這么干燥怎么能不多喝水呢?
今天大家一起來看看中國和美國的醫(yī)生是如何建議的。
母乳寶寶需要喂水嗎?
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最好的食物”是說母乳的營養(yǎng)成分豐富、配比平衡,最適合和基本完全滿足0-6個月孩子的營養(yǎng)需要。這里不只是說微量元素、維生素、蛋白質等等,也包括水。母乳最主要的成分就是水,占80-90%左右。如果我們按照寶寶需要的喂奶間隔科學喂養(yǎng)寶寶,那么通過喂奶就可以給孩子補充足夠的水分。
嬰兒的胃容積有限,如果給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喂水了,喝奶自然會減少,這樣一方面可能導致孩子營養(yǎng)不良,另一方面吸吮減少也會導致泌乳減少,從而影響母乳喂養(yǎng)。此外,相對于母乳,水的衛(wèi)生安全更難得到保障,喂水也會增加孩子腹瀉的風險。因此,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哪怕是在炎熱的夏季或者干燥的秋冬季節(jié),6個月之前都是不需要喂水。
配方奶喂養(yǎng)的寶寶,需要喂水嗎?
喂水的問題在配方奶寶寶中更為嚴重,很多家長認為母乳里面的水足夠,但是配方奶里的水不夠,這是配方奶寶寶便便次數(shù)少,容易上火等問題的原因。因此要給配方奶寶寶喝更多的水,需要在兩次配方奶之間給寶寶喂水。
不過配方奶中水的比例在90%左右,同樣也不少,所謂配方奶formula,就是說里面的成分是經過公式計算,是盡量模擬母乳配比的。配方奶廠商又不傻,如果配方奶寶寶需要多喝水解決便秘或者上火,他們只要調整說明書,讓父母沖奶的時候再放點水不就解決了么?如果多喝水是好事,配方奶包裝上為什么會印“請勿額外多加水,避免過稀”呢?
嬰兒,尤其是頭6個月內的嬰兒,腎功能發(fā)育不如大人完善,所以對水電解質的調節(jié)能力也不如大人。給寶寶喂水,或者沖奶時不遵循說明書的指導,自行調整奶粉和水的比例,會導致奶粉過稀或過濃,從而增加孩子消化道和腎臟的負擔,導致消化不良、營養(yǎng)不良、電解質紊亂等問題,嚴重時會導致水中毒。
配方奶畢竟沒辦法完美地模擬出母乳,因此在喂養(yǎng)中的確會出現(xiàn)一些差別。所謂“上火”也和水的多少沒有什么關系,可能的原因很多,比如寶寶對配方奶中的某些成分有些過敏,身體產生輕微炎癥反應等,這些情況下喝再多水也是解決不了的。所以在頭6個月內,不管是混合喂養(yǎng)還是人工喂養(yǎng)的寶寶,也都是不需要喂水的,只要保證寶寶每次喂奶時吃下寶寶需要的奶量即可。沖調粉奶應該按照說明書提供的比例,自行增加或者減少用水量都會增加孩子不必要的風險。
不喂水,會不會引起尿路感染?
醫(yī)生認為,多喝水能否減少泌尿系感染,目前并沒有明確的結論。去翻閱權威的臨床指南和教材,泌尿系感染的風險因素包括:女性、沒有切包皮的男孩、膀胱輸尿管返流、神經源膀胱、如廁訓練、腎積水等尿道梗阻型疾病、便秘、尿路置入物、女孩從后向前擦屁股、內褲過緊、蟯蟲感染等等,但并沒有看到把喝水少列為風險因素。
雖然結論不明確,但有些研究認為水攝入量對泌尿系統(tǒng)疾病有影響,對大孩子來說,只要腎功能正常,不嚴重過量,多喝點水一般不至于有什么危害,所以對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病人,很多醫(yī)生也會囑咐多喝些水,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導致泌尿系感染的風險因素有很多,6個月內尿路感染的寶寶如果有發(fā)燒,通常需要去做超聲排查,發(fā)現(xiàn)了器質性問題相對好判斷病因,否則要確定一個寶寶的尿路感染的確切原因是很難的。就算喂水少是眾多風險因素里的一個,怎么確定不是其它風險因素引起的呢?更何況喝水少還不是一個確切的風險因素。
什么時候需要喂水呢?
6個月內的寶寶,無論是母乳還是配方奶喂養(yǎng),正常情況下都不需要喂水,只要喝奶就可以了;
· 夏天出汗等情況消耗的水分是可以從母乳或者配方奶中得到充分補充的,如果家長擔心寶寶出汗太多需要考慮散熱問題,少穿點、開空調、別中暑,而不是多喝水;
· 秋冬季節(jié)寶寶嘴唇干燥,在室內可以開加濕器,在室外需要涂抹兒童唇膏,而不是多喝水;
· 如果出現(xiàn)急性腹瀉等情況,擔心寶寶脫水,應當首先咨詢醫(yī)生,遵照醫(yī)囑用補充電解質液等方法來補水,這不是喝白水就能解決的;
· 開始補充輔食之后可以適量飲水,但是也要控制量,12個月內建議每天不要超過30-60ml;
· 一歲之后可以開始鼓勵寶寶多喝一些水。把杯子常放在寶寶眼前,幫助寶寶養(yǎng)成自己主動飲水的好習慣。
萊西市暖心家政提供 月嫂 育嬰師 護工 保姆 鐘點工 保潔等家政服務
電話 15165328162